燃气锅炉燃烧机与燃气轮机的热烟气温度、尾气温度差异,对设备故障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一、对燃气锅炉燃烧机的影响
超温导致部件损坏:若燃烧机热烟气温度过高(超出设计范围),会直接灼烧锅炉受热面(如炉膛、换热管),导致金属材料氧化、蠕变或变形,降低强度,甚至出现裂纹、泄漏。同时,高温可能使燃烧机的喷嘴、点火电极等部件过热损坏,影响燃烧稳定性。
温度过低引发燃烧不良:热烟气温度过低,通常意味着燃烧不充分(如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例失衡),可能导致未燃烧的燃气在烟道内积聚,增加回火、爆燃风险;此外,低温烟气易在受热面形成冷凝水(尤其燃气含硫时),引发腐蚀,缩短设备寿命。
二、对燃气轮机的影响
尾气温度过高的危害:燃气轮机尾气温度异常升高,可能超出排气段、余热锅炉(若配套)的耐受温度,导致涡轮叶片、排气框架等高温部件过热,材料性能劣化,出现热疲劳裂纹或变形,严重时引发涡轮故障。同时,过高温度可能破坏燃烧室的热平衡,加剧火焰不稳定,增加熄火风险。
尾气温度过低的问题:尾气温度过低可能反映燃烧效率下降(如燃料供给不足、压气机效率降低),导致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下降;此外,低温尾气若伴随未充分燃烧的燃料,可能在排气系统内形成积碳,堵塞流道,或引发二次燃烧,损坏排气部件。
三、交叉影响(若两者存在联动系统)
若燃气轮机与锅炉存在联合循环(如燃气轮机尾气作为锅炉热源),两者温度差异过大可能打破系统热平衡:
若燃气轮机尾气温度远高于锅炉设计输入温度,会导致锅炉受热面超温损坏;
若尾气温度远低于设计值,锅炉热输入不足,可能迫使燃烧机超负荷运行以补偿热量,间接加剧燃烧机的磨损和故障风险。
总之,温度差异的核心影响是破坏设备的热稳定性和材料耐受极限,引发过热/过冷相关的机械损伤、燃烧异常及腐蚀等问题,需通过温控系统及时调节以避免故障。